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秘书长,牵头构建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库, 每年发布《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2021 年 12 月 6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提出推动碳排放管理体系、 碳足迹、碳汇、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气候投融资等重点标准制定。为此, 本刊编辑鄂卫华对蔡伟光教授进行了专访,解答关于碳排放的有关热点问题。
Q| 建设科技
A| 蔡伟光
程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50%。 建筑领域要实现双的目标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建筑能耗的刚性增长,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生活水平提高, 用能需求将持续增长,建筑能耗还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 二是建筑碳减排的长尾效应,与工业部门不同,建筑部 门很多小的减排机会分散在成千上万的单体建筑,小而 散的建筑开展节能改造,实施难度大,收益有限,难以 通过商业化模式推动;三是碳锁定风险,与一般的工业碳中和目标下,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建筑行业目前 碳排放情况,会面临哪些重大挑战?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有哪些?
建筑碳排放通常指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这部分 碳排放约 21 亿吨,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大概在 21%。 建筑业碳排放一般指的就是建筑施工企业活动带来的排 放,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阶段,约 1 亿吨,占全国碳排 放总量大概是 1%。另外,建筑行业还消费了大量建材, 由此带来的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约 28 亿吨,占全国碳 排放总量大概是 28%。三项碳排放合并可称为建筑全过程产品不同,建筑产品使用寿命长达 50~100 年。如果新 建建筑能效水平低,那么这些建筑的劣质表现将持续影 响 50 年以上,将对碳排放形成锁定效应;四是路径依赖, 主要指的是北方地区以化石能源为主供暖方式存在显著 的路径依赖,要实现低碳转型挑战巨大。
实现碳中和的根本路径从原理上讲主要有四个方 面:一是需求的调控,包括建筑面积、人的用能行为等 方面调控;二是建筑能效水平提升,涉及到建筑本体的 热工性能、建筑设备能效和建筑运行管理能效等;三是 建筑用能结构的低碳化,涉及建筑用能结构的调整,如 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减煤、建筑电气化等措施;四是 建筑碳汇或固碳,如建筑绿化的碳汇,发展具有固碳效 应的建材等。
我国各省的建筑碳排放的现状是什么情况?发展的 趋势如何? 如何判断是否达峰?
分省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受气候区、经济发展程度、 能源禀赋等因素影响,差异性很大。我们发布的《2021 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测算了分省建筑碳排 放,评估了分省建筑碳达峰形势,发现少数几个省份建 筑碳排放已步入了达峰阶段,更多的省份还处于碳排放 增长期。
如何认定为碳达峰,国际上一般看两个因素:一个 是不是出现了峰值,但并不是意味着说只要出现峰值就 认为已经达峰了。第二个看出现峰值以后 5 年内的变化 趋势,如果呈现增加趋势,则可以判定为增长阶段;如 果呈现波动趋势,则可判定为处于平台期;如果呈现明 显的下降趋势,则可以判定为已达峰。中央文件多次强 调要全国统筹,不能一刀切式地减碳。制定建筑领域碳 达峰目标应充分考虑各个省未来需求增长、技术的进步 等因素,不一定要都在 2030 年前达峰。
建 筑 领 域 全 过 程 碳 排 放 超 过 全 国 碳 排 放 总 量 的 50%,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但存在建筑排 放数据量化不足,建筑能耗统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该 如何完善建筑领域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蔡伟光
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 共中央的“双碳工作意见”和国务院“碳达峰行动方案” 提到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筑碳排放核 算体系应包括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建筑能耗与碳 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机制。
其中,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几个 层级:一是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碳排放计算 与计量标准;二是建筑和市政设施等项目层面碳排放核 算标准;三是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等组织层面碳排放核查、核算及报告标准;四是新城区建设等区域层面碳排放核算标准;五是城市及省级层面城乡建筑领域碳核 算标准。
对于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在双碳背景下可以进一步 完善:一是将居住建筑能耗统计并入国家住户调查工作, 在住户调查电子记账系统增加用电、用水、用气等数据 的采集;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委托专业机构统一实 施公共建筑能耗抽样调查;三是加强与电力部门协同, 引入电力大数据,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
关于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机制。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 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用 热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一是建 立健全建筑碳排放数据公开与共享制度,明确用能单位、 能源供给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各方主体的数据公开或共 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二是搭建建筑 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数据公开与共享,将 建筑部品部件碳排放因子、建筑工程项目碳排放披露数 据、建筑与房地产企业碳披露数据、建筑能耗统计与监 测数据等各类数据汇集在一起,让信息数据在市场中流 动起来,才可能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分析,产生建筑节 能与减排新的模式与机遇;三是研究开发建筑碳排放数 据挖掘与分析工具。如依据国家标准,开发通用的建筑 碳排放计算工具,集成相应的方法学和动态更新的排放 因子库,以满足《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提出的关于碳排放计算的强制要求。
建设科技
2021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 易,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诞生。如何推动建筑领域碳 交易?
蔡伟光
关于建筑碳交易,我们在 2014 年承担过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一个相关课题的研究。碳交易体系包括两大类 型,一是配额交易,属于强制性碳交易。目前首批纳入 全国碳交易的只有电力行业;二是项目交易,属于自愿 性碳交易,之前的 CDM 和我国的自愿式减排 CCER 都 是基于项目开展交易。
无论是哪种类型,在建筑部门实施都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从当前情况看,建筑部门纳入全国强制配额交易 体系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部分省市会实施建筑强制 性的碳交易。其次,对于项目型碳交易,建筑领域面临 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前面说的长尾效应,每一个单体项 目能够实现的减排量非常有限。例如,一个大型公共建 筑改造后年节电量 10 万 kWh,10 万度电大概也就 50 吨的碳减排量,按照当前碳价大约 50 元 / 吨计算,碳 收益也就 2500 元,远低于碳交易成本,如碳减排咨询 与核证等费用。所以对于建筑领域碳交易需要开发新的 模式,要把众多项目打包起来,比如将整个城市的公共 建筑节能改造打包成一个项目分批实施,或者整个片区 建筑安装太阳能光伏,这样实现的减排量可以满足市场 化运作的要求。还有个思路是从企业视角开展碳交易, 比如单个酒店改造减排量有限,但把该企业旗下的连锁 酒店打包在一起实施,减排量就大了。
对于建筑碳交易,我们也可以转变观念,未必一定 要卖减排量,也可以考虑通过购买减排量以获得其他方 面的收益,比如对于某个建筑想要做到零碳,但是还有 少量的碳排放,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购买碳减排量来抵 消自身的碳排放,最终实现零碳。这属于碳抵消机制, 国际上零碳建筑相关标准都允许一定的碳抵消比例。这 样就可以在绿色金融或政府零碳建筑补贴上获得收益, 这个收益肯定比卖出碳减排量的获益大的多。
建设科技
部分地区推出个人碳账号,推行碳币、碳积分制度, 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蔡伟光
这个叫碳普惠机制,其实也是一个促进低碳生活方 式,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能够让居民都参与进来。 现在有很多省市在探索这种模式,比如广东省 2022 年4 月发布了《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运用相关 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交易机制,带动社会广泛参与 碳减排工作,促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增加碳汇的行 为。广州市在 2016 年就开展了碳普惠试点,开发了涵 盖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低碳消费、节约能源、垃圾分类 等 20 多种低碳生活场景减碳量量化方法,比如践行公交出行可获得碳币奖励,碳币可兑换来自碳普惠平台商家的礼品和优惠。也有部分银行开设个人碳账户,通过 具有导向性的绿色金融政策,引导市民绿色消费行为。 当前碳普惠机制推广,需要开发更多的低碳生活场景减 排量方法学,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采集相关数据和 打通数据渠道,还需要设计合适的激励措施,引导更多 的市民参与。